思南县天气预报_思南县

2023-05-03 07:53:17 来源: 互联网

1、截至2019年6月,思南有25个乡镇,其中有17个镇和8个民族乡。

2、17个镇分别为:塘头镇、许家坝镇、大坝场镇、文家店镇、鹦鹉溪镇、合朋溪镇、张家寨镇、孙家坝镇、青杠坡镇、瓮溪镇、凉水井镇、邵家桥镇、长坝镇、板桥镇、大河坝镇、香坝镇、亭子坝镇;8个民族乡分别为:思林土家族苗族乡、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、宽坪土家族苗族乡、枫芸土家族苗族乡、三道水土家族苗族乡、天桥土家族苗族乡、兴隆土家族苗族乡、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。

3、思南县位于铜仁市西部,地处武陵山腹地、乌江流域中心地带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4、全县地域面积2230.5平方公里,辖17个镇、3个街道办事处、8个民族乡,有汉、土家、苗、蒙古等18个民族,总人口约70万。

5、县政府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府后街政府大楼。

6、扩展资料:思南县的建制沿革:春秋战国,先属巴国南境,后属楚巫黔中地。

7、秦,隶黔中郡,汉属巴郡涪陵县。

8、汉末,分涪陵县地置永宁县,治今思南。

9、晋,万宁县仍殊涪陵郡,郡治汉复县。

10、北周武帝宣政八年(578年),以万宁县地置费州,亦名涪川郡。

11、开皇五年(585年),于费州地置涪川县(思南)。

12、贞观四年(630年),分思州的涪川、扶阳2县置费州。

13、贞观八年割思州的多田、城乐2县来属。

14、天宝元年(742年),改费州为涪川郡。

15、乾元元年(758年),复名费州,州治涪川县(今思南)。

16、宋大观元年(1107年),田祐恭归顺,又置思州。

17、宣和三年(1121年),废思州。

18、绍兴二年(1131年),务川县辖今思南县地。

19、元至元十五年(1277年),称清江城为思州,而称故思州为思南。

20、至元二十九年(1292年),改思州安抚司为军民宣抚司,隶湖广行省。

21、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,改思南宣慰司,思州分为二。

22、明洪武四年(1371年),思南宣慰司改隶于四川行省。

23、明洪武六年(1373年),升思南宣慰司为思南道宣慰使司,隶湖广布政司。

24、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,移治水德江(思南),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。

25、永乐十一年(1413年),废思州、思南宣慰司,置思南等4府,属贵州布政司。

26、顺治十六年(1659年),领安化(原为思南府城郭,光绪八年迁大堡)、务川、印江3县及沿河佑溪、朗溪、蛮夷3长官司和随府办事长官司。

27、康熙二十年(1681年),思南府属贵东道。

28、乾隆七年(1742年),改属古州兵备道。

29、嘉庆八年(1803年),废随府办事司。

30、道光十七年(1837年),增设红丝塘巡检1员。

31、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,废蛮夷长官司。

32、民国三年(1914年),思南府改为思南县,隶黔东道。

33、民国十二年(1925年),废黔东道,思南由省直管。

34、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隶属贵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区,次年改隶铜仁地区。

35、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,改隶镇远专区。

36、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,隶属铜仁专区。

37、1949年以后隶属铜仁专区,1970年属铜仁地区,2011年11月,属铜仁市。

38、参考资料来源:思南县人民政府—行政区划思唐镇 凉水井镇 鹦鹉溪镇 张家寨镇 许家坝镇 合朋溪镇 塘头镇 大坝场镇 孙家坝镇 邵家桥镇 文家店镇 瓮溪镇 青杠坡镇 大河坝镇 思林土家族苗族乡 东华土家族苗族乡 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 宽坪苗族土家族乡 亭子坝镇 枫芸土家族苗族乡 香坝镇 长坝镇 板桥镇 天桥土家族苗族乡 兴隆土家族苗族乡 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 三道水土家族苗族乡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下一篇:嘎次星人第三代
上一篇:电池充电正确方法(手机新电池充电正确方法)